原发性支气管肺癌,简称肺癌(Lung Cancer),指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。是目前最常见、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,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。
一、病因
吸烟和被动吸烟 烟雾中含60多种致癌物(苯并芘)。国内资料:男性肺癌85-90%,女性19.3-40%与吸烟有关,吸烟量越大、年限越长、吸烟年龄开始越早,肺癌死亡率越高。被动吸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,主要见于女性,与环境烟草烟雾的暴露时间与肺癌有非常强的关联。
室内污染 室内污染主要包括室内燃料和烹调油烟所致污染。室内煤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烹调油烟均可产生苯并芘、甲醛、多环芳烃等多种致癌物。
室外空气污染 近年来雾霾污染备受关注,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,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,需进一步探索其对肺癌发病的影响。
二、主要检查手段
影像学检查
胸部X线正侧位片 常用的筛查方法,可发现大部分肺内病灶。
胸部CT 胸部CT图像避免了病变与正常组织互相重叠,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的病变。因其薄层扫描,密度分辨率很高,可以显示直径更小,密度更低的病变。CT不但可以显示病灶的局部影像特征,还可以评估肿瘤范围、肿瘤与邻近器官关系、淋巴结转移状况,为制定肺癌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,也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最有效手段。
病理学检查方法
痰细胞学检查 肺癌脱落的癌细胞可随痰液咳出,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,可以明确诊断。临床可疑肺癌者,应连续送检痰液3次或3次以上做细胞学检查。
支气管镜检查 临床怀疑的肺癌病例应常规进行支气管镜检查,其主要目的是:观察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并取得病理证据;病灶准确定位,对制定手术切除范围、方式有重要意义;发现可能同时存在的气管内原发癌。
三、诊断
>40岁男性、吸烟者出现下列情况应疑及肺癌:刺激性咳嗽、持续2-3周以上,治疗无效者;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,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;反复同一部位肺炎;单侧局限性哮鸣音,不因咳嗽改变;X线胸片示局限性肺气肿、肺不张、孤立性圆形病灶或单侧肺门增大,血性胸水,增长迅速,无毒性症状;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、杵状指。
四、治疗
手术治疗 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膈淋巴结,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。早期肺癌外科手术治疗通常能达到治愈效果。
放疗 是从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,主要用于处理手术后残留病灶和配合化学治疗。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最高,鳞癌次之,腺癌最差。
化疗 未分化癌最敏感,鳞癌次之,腺癌最差。
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特有的基因异常进行的治疗。
五、预防
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
早期诊断 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胸部X线普查,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、久咳不愈或咳血痰者,应提高警惕,做进一步的检查。
戒烟 了解吸烟的危害,戒烟;同时避免吸二手烟。
远离放射物 在有毒有害环境下作业,应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室内烟尘和装修污染,并注意厨房的良好排风,远离放射物。
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,适当锻炼,增强机体的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