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.23世界读书日】|让我们一起学中医、读经典,传承中医药文化  读论语   知圣人
(日期: 2024-4-23 点击率: 993 )
 

4.23世界读书日】|让我们一起学中医、读经典,传承中医药文化

读论语   知圣人

路书香为伴

有一个民族叫中华民族

有一部经典叫东方圣典

有一场相逢叫相约经典

有一种传承叫文化中国!

图:东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刘海霞阅读中医经典书籍

南宋诗人陆游说:“读书有味身忘老,病需书卷作良医”。书籍是世界上最物美价廉的滋补品和良药,阅读所汲取的养分能够助我们抵御疾病侵袭,延缓衰老进程。读书,就是一种最简单、最有效的养生之道。

通过阅读,我们可以滋养和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。达尔文在《进化论》中曾说过:人的脑细胞每天都在死亡,但也会新生。经常动脑可以让脑部血液流通顺畅,维持身体最佳状态。阅读是大脑最好的润滑剂,用文字来保养它,可以使它长久运转下去。

好书保养大脑,经典延年益寿,让人活得更快乐,更通透。养性延寿推荐您阅读以下几本养生经典,让古人智慧荡涤身体和心灵。

读书日书籍推荐

01《周易》 作者:姬昌

如果有一种学问,它能涵盖宇宙,把人世间一切事情都讲明白,那就一定是《易经》。一部《易经》就包含两个字—阴阳。女人、男人是一对阴阳,我们的肚腹和肩背是一对阴阳,我们的脚和头也是一对阴阳。这是最大的、最广的分类。中国有句老话:“人无完人。”没有完美的人,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的阴阳完全调和的人,以致我们会生病,今天受热,明天受凉。

如果阴阳完全调和了,恐怕也就没有生病和死亡了。《易经》养生,在于捕捉生命的本质,因为《易经》本身体现的就是宇宙的大规律。同时《易经》只用“一阴一阳之为道”来表达生命,所以《易经》养生又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简单化的养生。


02《伤寒论》 作者:张仲景

《伤寒论》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,《伤寒论》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。运用四诊八纲,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、审证、论治、立方、用药规律等,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。《伤寒论》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。本书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,精于选药,讲究配伍,主治明确,效验卓著,后世誉之为“众方之祖”,尊之为“经方”。

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,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,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,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。


03《黄帝内经》 作者:佚名

这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书,更是一本哲学书,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。它是我国先秦大家的集大成者,所倡导的观念至今仍适合现代人,其中最主要是“整体观”。

第一,人与天地自然是是一个有机整体。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,要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进行生活起居,应该按照天地规律进行养生,方能健康长寿。如肆意破坏与大自然、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,最终受害的是人类本身。

第二,人的健康是全身心的,是和谐的一个整体。在整体观念指导下,五脏六腑分工合作,人才能保持健康状态;某一脏器无法正常运转,其它器官亦会受到牵连,乃至生病。这与现代所提倡的身心健康理念是一致的。

《黄帝内经》给我们启迪,上医治未病,下医治已病!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,更要融入大自然之中,和谐发展。


04《神农本草经》 作者:神农氏

《神农本草经》又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,托名“神农”所作,实成书于汉代,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全书分三卷,载药365种,以三品分类法,分上、中、下三品,文字简练古朴,成为中药理论精髓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,多数真实可靠,仍是临床常用药;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,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,对用药剂量、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,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“七情和合”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,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。

世界读书日学中医 读经典

人间四月天,正是读书的好时节!

“读书何所求,将以通事理”,

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的不懈追求,

每一次阅读都是认识、塑造自己的过程,

在阅读中成长,在阅读中进步,

拿起一本好书,其实每天都是读书日。


 
    
东明县人民医院 Copyright 2016 - 2017 dongming people‘s hospital.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山东省东明县梦蝶路南工业路西 联系电话:0530—7705200
ICP备案:鲁ICP备12002641号-2 鲁公网安备 37172802371734号